山東濰坊福田模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田模具”)成立于1996年8月,是福田汽車集團下屬模具工藝裝備事業部,其前身是原山東省機械廳定點專業生產廠,1984年濰坊市工委規劃該廠為工藝專業化模具制造中心,機械部模具專業化生產定點企業,1996年8月并入福田汽車集團,成為從事汽車覆蓋件模具開發、設計、制造、沖壓件生產的專業工廠。
福田模具2012年由濰坊市坊子區搬遷至濰坊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廠房建筑面積5萬余平方米,現有員工400余名,模具制造能力達80萬工時,沖壓件年產百萬件,具備整車車身模具開發制造能力,每年可完成兩個車型主要覆蓋件模具、檢具的開發,先后為集團和國內二十幾個廠家開發了中、輕、重和轎卡的汽車覆蓋件模具、檢具及為其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服務。
福田模具裝備先進,設備一流,現擁有先進的日本、意大利產大型五坐標數控龍門銑床、數控加工中心等主要加工設備13臺,大型調試沖壓研配設備9臺,意大利COORD3龍門式檢測設備2臺,以色列白光測量設備1臺,日本產五軸激光切割機1臺,以及多臺國產高精尖的龍門刨床、銑床等。
福田模具在國內率先實現了CAD\CAE\CAM\CAPP一體化,全面實現了DL圖和模具結構的三維實體設計,應用CAE技術對復雜沖壓過程進行計算機仿真模擬,從而提高模具設計的水平;CAM方面,通過少人化加工理念的轉型,加速了數控加工中心自動化加工模具的步伐,為今后數控加工無人值守、一人多機奠定了可行性基礎;企業信息化方面,建成了一個全面的信息化平臺,涵蓋了IMAN系統、PDM系統以及主導開發的CAPP工藝系統,建立了模具、檢具標準工藝庫,實現了工藝編制標準化、系統化,保證了數據傳遞速度和準確度。目前,公司從工藝到產品都體現出高度專業分工、標準化生產,以數字集成應用技術和工藝標準化技術為核心貫穿生產工藝全過程,全面實現少人化、無圖化制造。
福田模具緊緊圍繞“以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為先導,堅持不間斷地科技投入,實施改進與完善的技改方針,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研發和制造能力以及車身模具裝配協調能力處于國內較高水平,模具產品圍繞高商用車及外部訂單乘用車外覆蓋件模具展開新品研發,成功實現了從低端商務車模具向乘用車模具的跨越式發展,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擁有一整套模具工藝設計與分析、三維數學模型建立、三維模具設計和逆向工程的開發等現代模具核心技術。
福田模具始終堅持“細琢精雕,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鑄就鮮明的卓越品質,不斷創新與發展,提供一流的模具,一流的服務,憑借先進的技術研發實力和精湛的加工制造工藝,先后與一汽、二汽、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東風、比亞迪等各大汽車名牌企業建立了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長期與日本荻原、韓國SDM等著名的模具公司合作開發轎車模具。
福田模具先后被授予全國CAD應用工程示范企業、中國汽車覆蓋件模具重點骨干企業、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示范企業、山東省汽車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2001年公司與山大華天軟件公司共同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汽車模具協同設計與制造”,經專家評審鑒定,屬于國內先進水平,被評為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4月山東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小組對“歐曼重卡車身模具”進行鑒定達到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2004年被鑒定為國家新產品,獲得山東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年順利通過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體系認證。2010 年承擔的山東省自主創新重大成果轉化——汽車覆蓋件模具全數字化制造課題通過山東省專家組驗收,被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福田模具多次參加國內外模具展覽,2002年上海第九屆國際模具展覽會上“后地板拉延模”被評定為具有國際水平模具,2004年上海第十屆國際模具展覽會上“福田奧鈴皮卡主地板翻邊側沖孔模”被評定為具有國際水平模具。近年來福田模具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上海交大、吉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大華天軟件公司、濰坊學院等國內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項目合作,通過合作培養人才,搭建產學研平臺,使科學技術更好的轉換成生產力。
福田模具秉承福田汽車集團“科技&未來之美”的發展理念,重點在“內涵增長、結構調整、全球化”三個方面著力,建立基于市場和競爭為導向的發展戰略,面向未來,福田模具將具備為乘用車業務提供車身開發制造能力,面向國內外承接各種大中型汽車車身的研發和試制,建成福田汽車整車車身工裝開發技術平臺、數據平臺和制造平臺,攜創新科技與精湛工工藝全新登場,打造數字化汽車模具基地,成為中國模具行業自主創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