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3D打印峰會召開是對我國3D打印具有重要的影響,3D打印將從源頭顛覆制造業,機器將取代模具、部件、半成品到成品等每一個關鍵環節。與傳統制造業相關的勞動力、設備投資、工人技能、生產線管理等將隨之被顛覆。
業內專家表示,低價推動了3D打印機的迅速普及,這些廉價的3D打印機尚不能完全取代注塑成型等傳統制造工藝,但打印一些產品原型、簡單玩具已綽綽有余。 未來,3D打印模具將與銑床、鑄造、噴注塑等傳統制造設備并肩作戰,甚至取而代之。隨著打印成品率的提高,未來用工需求亦將大幅減少。
3D打印公司Shapeways已能采用尼龍12直接打印制造無縫拼接泳衣。這僅是一個開始,未來任何種類的衣服都將通過數字技術制造,而無需人工或縫紉 機械。3D打印最大的優勢是增加機器數目,就可以提高產能。而且機器是一次性投資,僅需考慮電費,以往的人力加工則要不斷地投入。一條傳統注塑生產線至少 要5至6個工人操作,而一名技術員卻可以管理數十臺全自動化的生產設備。
在傳統制造業模式中,客戶提出生產需求時,須根據市場預期確定每批生產數量后開展批量生產,一旦工廠投入運作,即使供過于求或供不應求,生產線亦難以停下。而3D打印模具可先打印實驗性產品,依據市場反饋效果后再做決定。